注意!去玩了趟水,孩子脸上长满“小肉粒”,还有娃发烧……——
正是游泳的好季节
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
水上乐园或者游泳馆玩水
谁料两个孩子回来
发现身上长出了很多红疙瘩
7月22日,安徽合肥一男子爆料,自己带5岁儿子还有女儿去一家水上乐园玩,回来后却发现小孩脸上有不明的脂肪粒,一检查才知道是传染性软疣。
视频内可以看见男孩满脸痘
被棉花沾满了
哭得很伤心
俩孩子都中招
可能数年才能自愈
5岁的男孩红疹长在脸上,9岁的女儿也“感染”了,长在大腿内侧。
去医院一查,是得了传染性软疣,医生就问家长有没有带孩子去水上乐园玩。家长的确带两个孩子去玩过。孩子在游玩过程中可能接触到了病毒,导致皮肤上出现了软疣,并伴有瘙痒和疼痛。
这是由痘病毒科的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。临床表现为一个一个“小粒粒”,没什么感觉,有时会发炎变红,典型损害,中央可见到轻微的凹陷,内有白色的小点(脐凹)。
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,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、浴室等湿润环境中更容易传播。水上乐园作为一个公共娱乐场所,确实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。
有研究显示,这种疾病平均需要6.5个月~13个月能自愈,但有些病人可能需要数年才能自愈。对于有特应性皮炎的孩子或者有免疫缺陷的孩子,此病自愈需要的时间可能很长,或者不会自愈。
在等待自愈期间,一些基础的措施还是需要的,比如:不要与别人共用寝具、毛巾、沐浴相关物品,不要去公共泳池,避免局部搔抓。
治疗软疣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刮除治疗,使用镊子逐一夹破软疣,以去除病变组织。这种治疗过程对孩子来说十分痛苦。
医生提醒,夏季父母会带孩子去游泳池、水上乐园等地方玩水,这种情况下穿得都会比较少,更容易接触到脏的水。建议父母带孩子去水上乐园的时候谨慎一些,尽量选择环境、水质较好的正规场所。
夏季玩水
近日,杭州萧山一家长发帖称,她给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报了暑假游泳班,结果第一次体验课回来,孩子的耳朵内膜就发炎了,医生说是游泳引起的,暂时不要去了。
一个星期后,两个孩子的鼻炎复发,开始流鼻涕、打喷嚏。
家长说,一开始她没往游泳方面想,就正常给孩子喷药洗鼻子治疗。眼看耳朵好了,教练也在催,就继续送孩子去上课了。
但两个孩子游完回来就发烧了,第二天起来觉得耳朵疼,去医院一看,说是中耳炎。
家长说,本来夏天游泳是孩子最快乐的事情,孩子现在还想去,她也不想退款。可又担心会不会是水质有问题,游泳馆每天那么多人,继续游会不会更严重?
家长与游泳教练的聊天截图
每年七八月是中耳炎的高发季
不少和游泳有关系
医生表示,每年七八月,耳鼻喉科都会有很多中耳炎的病人来就诊,其中又以小朋友居多,基本都存在洗澡或游泳时导致耳朵进水的情况。
医生介绍,一般情况下,耳朵进水都是外耳道进水,而外耳道和中耳之间有耳膜阻隔,能阻挡异物和细菌进入,不会引发中耳炎,但如果本身存在耳膜穿孔的情况,或者正处于中耳炎急性发作期,那么就不建议去游泳,尤其是水质卫生不达标的游泳馆。
另外,如果在游泳过程中发生呛水,一旦卫生不达标的水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鼻咽部的咽鼓管,再通过咽鼓管达到中耳,就有可能引发中耳炎。
那么,为什么儿童更容易中招呢?
医生表示,儿童的外耳道较成人较平,容易进水,咽鼓管的构造也与成人不同,两端接近水平位,管径均较为粗大,且比较短,所以鼻咽部的分泌物容易经此流向中耳腔,引起中耳炎。
同时,儿童的免疫力较弱,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,而上呼吸道感染也容易通过咽鼓管向中耳蔓延。
小朋友在游泳前
建议做好耳部清洁
医生建议,小朋友在游泳前,家长可以先带着孩子去医院把耳内耵聍清理掉,防止游泳时池水把耵聍泡软、膨胀,如果池水较脏就更容易造成感染,出现耳内疼痛、发烧等症状,还可能引发中耳炎、鼓膜穿孔等更严重的情况。
游泳过程中如果出现外耳道进水,可以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轻轻地把水吸出,也可以把进水的耳朵向下,用同侧的手掌按压耳廓,利用负压将水吸出;不小心被水呛到之后,千万不要用双手捏住鼻子擤鼻涕,可用生理性海盐水冲洗鼻腔。
需要注意的是,患有急性发作的鼻炎、鼻窦炎、过敏性鼻炎以及中耳炎、鼓膜穿孔或外伤的人应该避免游泳,及时治疗,以免加重病情。
医生提醒:如果游泳后出现不适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诊。急性中耳炎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,但如果一拖再拖,治疗不彻底,转变为慢性中耳炎,导致中耳及内耳病变,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。
正值暑期
责任编辑: